8.0 普通话 · 1960 · 中国 · 剧情片
王志杰,阿依夏姆,周真,赵滋民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日寇放火烧毁了东北某一村镇。帮助我国抗日的苏联红军随军女护士梅什科娃,在烈火中救出中国儿童小虎子,把他送到苏军医疗站去救治。小虎子得救了,他的父母为了感谢梅什科娃,送给她一个象征吉祥如意的百家锁,梅什科娃也把刻有父名安德烈依的怀表送给小虎子留作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梅什科娃回到苏联改学地质,十余年后,作为地质专家,被中国聘请到中国西北工作。小虎子名叫李青,从部队转业到新疆某地质勘探队工作。动身前,父亲李哲明把那块值得纪念的怀表交给了他。李青恰好与梅什科娃工作在一个地质队,但他们已互不相识了。地质队的姑娘们从梅什科娃的皮包里发现了那个百家锁,追问根源,得知了百家锁的由来。梅什科娃由于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患j’严重的胃病。一次胃病发作,地质队员们冒着狂风暴雨,穿过沼泽地带,要把她送到额尔齐斯河对岸的医院去。但因河上风大浪险,仅有的渡船在船坞中躲避风浪,百呼不应。李青冒着生命危险攀沿河上的铁索,与风浪搏斗,终于爬到了对岸,叫来渡船,将梅什科娃及时送进医院。梅什科娃在医院中,经过手术急救,转危为安。一天,李青前来医院看望,梅什科娃偶然发现李青随身携带的一只俄国古式怀表,就是自己在十多年前送给李哲明的纪念品。这一突然的发现,使梅什科娃心情十分激动,她终于认出了李青就是她怀念多年而没有找到的小虎子,她急忙拿出百家锁,双手紧握着这两件最宝贵的礼物,注视李青良久,终于喊出:“李青,小虎子,我终于找到你了!”李青万万没有想到当年抢救自己生命的苏联女红军就是今天的地质专家梅什科娃,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不久,梅什科娃病愈出院,回到地质队,他们又投入到紧张、愉快的劳动中去了。
8.0 普通话 · 1957 · 中国 · 剧情片
张瑞芳,康泰,王静安,周敏
李、吴两姓为争水结下世仇,经常为水发生械斗。合作化以后,童养媳金凤(张瑞芳 饰)的命运随着上级工作人员王琦(李明 饰)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在一次王琦为缓和李、吴两姓宿怨举行的联欢会上,金凤因唱了一首山歌遭到公公李天臣(崔文顺 饰)的毒打。李天臣收了二流子李小毛(杨公敏 饰)的彩礼,要金凤嫁给李小毛。在王琦的支持下,金凤坚决与其斗争。吴庄的吴桂生(康泰 饰)早就爱上金凤,金凤心里也早就有他,但出于宗族的纷争而不敢相互表达。王琦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她通过一系列手段化解两姓的矛盾。富农李远民(邓楠 饰)为了自身利益嫁祸于人,挑起械斗。关健时刻,王琦带公安人员赶到......
8.0 普通话 · 1960 · 中国 · 剧情片
成艺,王玉堂,侯正民
1960年初,陕西省境内旱情严重,省委号召全民抗旱,姚宝成被从水库工地调回公社领导抗旱。社员们干劲十足,挑水抗旱,但原高水低,人力泼浇,工效太低。宝成决心要把社里买来的抽水机连夜安装起来,把渭水引上这五丈多高的旱原上。大龙和秀兰支持他,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渭河滩上搭起了帐篷,开始安装工作。但宝成和大龙因没有安装抽水机的知识,社里的技术员又不在家,费了很大劲安装起来的抽水机,抽不出水来。性急的大龙扔下工具不想干了,宝成告诉他迟动手一天,庄稼受的损失就大一些,粮食就要少收一些。听了他的话,大龙深受震动。他们吃住在抽水机旁,几次改装仍抽不上水来。深夜,他们苦钻机械原理。县委书记也赶来为他们鼓劲。宝成向县委书记保证天亮前一定要引水上原。为给抽水机配零件,他不顾妻子刚生完孩子,买来零件后连家门都不进,骑车直奔渭河滩。夜深人静,帐篷里的大龙和秀兰已经十分疲倦地入睡了。宝成不顾寒风,蹲在河岸上苦苦寻思,终于发现是因为抽水机的吸水龙头入水太浅,抽水筒里灌满了空气,水才抽不上来。宝成立即跳进寒冷的河水,去挖入水口的淤泥。大龙夜半醒来看到此情景,也跳下河中,和宝成一起战斗。入水口的淤泥挖开后,抽水机的马达开动了,水管里喷出了银白色的水柱,将要枯死的麦苗饱饮着“甘露”。宝成为了领导群众抗旱,日夜战斗在抗旱的第一线,同各种困难搏斗,冒着生命危险在塌方的机井中保护井壁。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
9.0 普通话 · 1962 · 内地 · 剧情片
黄意鳞,党启锡,王志杰,杨惠珍
解放初期,许多青年人为了祖国的需要,参加了开发边疆的队伍,来到西北的天山脚下,要在这里建起第一座农场。刘海英是这群青年中年纪较小的一个,在她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父亲生前曾给了她革命思想的教育,培养了她坚定勇敢的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她在劳动中吃苦耐劳,热情愉快。由于她努力钻研业务,很快学会了开拖拉机。一天,正当海英驾驶着拖拉机在田间工作时,忽然发现一个孩子落水,她不顾一切跳下河去,救起了那个孩子。自己却因寒水浸泡,旧病——关节炎、中耳炎复发,她不得不忍痛离开工作岗位…
9.0 普通话 · 1960 · 内地 · 剧情片
俞平,鲁非,王执方,于中义,郭书田
电影里女主人公是个山区农村气象预报员,工作有热情,也有知识,还能深入到当地有经验的老农中搞调查研究。她不盲目听从上级的气象预报,而是根据自己在当地气象站测得的气象数据,参考当地老农积累的气象经验,对当地的气象做出准确的预报,指导农事。上级预报没雨,她说会下雨,提前栽植薯苗,保证了秧苗的成活率。上级预报有大暴雨,要开闸放掉水库的蓄水,她坚持当地无雨,要保住水源。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上级来人现场指挥。人们意见不统一,女主人公大胆负责,坚定不移,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一阵狂风过后,雨没有下,水库的水源得到了保护。
7.0 普通话 · 1987 · 内地 · 剧情片
张潮,蒋虹,李英杰,蔡鸿翔,王元榜
蒙冤的青年人偶然开始一段跌宕起伏、惊险连连的盲流生活。爱情、友情和恩情相交织,在茫茫的大西北一一上演。蒙冤入狱的复员转业军人史岱年在从江苏押往青海的路上,跳下火车,开始了大西北的盲流生活。途中,他与甘肃姑娘曲豆妹相遇,两人结伴而行,不料却因被盲流管理人员抓走而分手。在“盲管所”中,史岱年认识了从河南逃荒来的老盲流崔连登。他怂恿小史开一辆车逃走,可自己却死在了路上。还好沙石厂的盲流工人老铁头救了他。一天,老铁头被逼债的人打伤,临死前,他向史岱年讲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原来他就是豆妹的父亲。史岱年平反后找到了豆妹,决定把自己永远的献给豆妹和大西北。
10.0 普通话 · 1963 · 内地 · 剧情片
魏鹤龄,王琪,秦怡,李保罗
1950年代,北方某农村。黄土屯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业社成立后,吴大成(王琪 饰)任社主任兼支书,他决心带领乡亲们打井抗旱,改变家乡面貌。村里坏人钱三泰(李保罗 饰)趁机搞破坏,使大成的努力前功尽弃,加之养子小旺(孙水平 饰)的突然出走,使本来眼睛不好的妻子银花(秦怡 饰)双目失明。深明大义的银花为了不拖累大成的工作,强忍失明痛苦,不断为丈夫出主意想办法。大成深感自己在工作中的急躁情绪影响了大伙,他努力克服着缺点,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情况以讨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发动群众,他们终于揪出了暗藏的阶级敌人,受蒙蔽出走的小旺也回到了黄土屯......
8.0 普通话 · 1983 · 内地 · 剧情片
吴海燕,赵有亮,高宝成,王艾冰,郭旭新
《水镇丝情》描写了1981年初春的一天,浙江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办公室内,前来接丝厂厂长徐妹子出院的张小白,得知徐妹子患癌症已到了晚期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归途中,徐妹子看到这壮丽的山河,听着江面上长鸣的汽笛,一股强烈的生命力冲击着她的心扉,她坦诚地告诉张小白,不要再向她隐瞒病情的真相了,并要小白替她保密。徐妹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承担生产一批高品位的生丝6A级的任务。但小白还是向季副厂长做了汇报。徐妹子回到母亲家中,她为了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给儿子小波波更多的母爱,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她强忍痛苦,拒绝了一直在苦苦追求她的工业局主任王家烈,带着孩子和来厂实习的大学生崔燕,返回了水镇丝厂。回厂后,她又婉言拒绝了老中医要她休息的建议。试制6A级的工作开始了,徐妹子亲自把关,担任了辅导团团长。当她提拔女工八凤为副团长时,遭到了张小白的反对。原来,耿直的八凤曾给张小白写过一封求爱信,信被大伙公开后,小白十分窘迫。徐妹子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努力促成了他们俩的和好。懂事的小波波每天都买好饭放在桌上,等着妈妈的归来。徐妹子回家看到这些,想到自己不久将与孩子永别, 不禁抱住孩子失声痛哭,经过日夜苦干,第一批丝样送省城检验,没能达到6A级标准。徐妹子在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后,准备重新试制。在给师傅上坟的路上,她想趣了师傅生前的嘱咐,更坚定了她试制6A级的决心。季副厂长为减轻徐妹子的工作,走上生产第一线,全力支持6A级的生产。病痛的频繁发作,使徐妹子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她照完最后一张合影后,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在家里,她像小时候一样,为母亲捶背。终于,徐妹子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当她被送进医院,领导和同志们来看望她时,她终于听到了6A级试制成功的消息。
8.0 普通话 · 1987 · 内地 · 剧情片
崔新琴,潘孝志,袁思达,王蕙,翟春华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宪兵由伪警察带路,正大肆追捕进步青年学生。某大学刘教授和学生罗崇高、温菲、何风等人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决定立即转移到革命根据地去。他们经过化妆打扮,甩掉日本宪兵的追捕,又通过日伪军层层的封锁线,与八路军参谋长接上头后,由地下党交通员老马带领,踏上了奔赴革命根据地的征途。老马虽然身材瘦小,但他有勇有谋,带领着这些缺乏野外山区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闯过了日伪军戒备森严的封锁沟和据点。途中,罗崇高因生病不能与伙伴们同行,被送回老乡四嫂家养病。不料,正赶上日本兵进村烧杀抢掠,四嫂子的公公惨遭日本鬼子枪杀,尚在吃奶的儿子被日本鬼子投进火堆活活烧死。四嫂子强忍悲痛,完成了掩护罗崇高的任务。在惨遭日军扫荡的山区里,满怀悲愤的刘教授一行人左冲右突,不幸还是与日军相遇。老马为使刘教授等脱险,毅然引开了日军,在一连杀死几个日本兵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刘教授等人失去了老马,只得自己摸索着前进。在远处传来交战枪声的树林中,他们发现一位负伤的八路军战士正与一个日本军官搏斗。他们勇敢地打死了日本军官。在八路军战士带领下,刘教授等人找到了自己的部队。当刘教授与四嫂子、罗崇高在根据地重逢时,他们回顾这段艰险的历程,心中感慨万千。
6.0 普通话 · 1987 · 中国 · 剧情片
梁庆刚,张安利,宋玉香,陈国典
小王庄的王老大(梁庆刚 饰)人虽笨,但忠厚纯朴善良。生产队长李永绪(陈国典 饰)夫妇见他独自一人生活不易,给他张罗婚事几番不成,原因就是女方嫌他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王老大结识了携儿带女逃荒的寡妇大翠(韩桂菊 饰),在村里人冷嘲热讽中毅然与大翠成了亲。从此,王老大在大灾之年挑起了五口之家,他苦干一年,年终分红一分没有,反而欠队里几十元的口粮钱。他不忍寒冬腊月孩子们穿不上棉衣,冒着挨批斗的风险,顶着风雪上山砍柴,为得是过年时孩子们能穿上新棉衣,却不料滑下山涧摔死了。公社副主任(常文治 饰)把他的死归结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然下场,李永绪听后实在忍不住了......
6.0 普通话 · 1987 · 内地 · 剧情片
谢园,杨学文,陈绍华
插队七年的知青老杆(谢园饰)被抽到云贵山区的某简陋小学担任老师,知青伙伴高兴地称他为“孩子王”。但那里师资奇缺,教材稀少,学校分配他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老杆苦恼于学校的政治学习材料多如牛毛,批判文章学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们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老杆感慨万端,只得从头教起。几个月过去老杆和学生们相处得很好,家境贫寒的学生王福很想得到他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时,他以字典做赌注,今天就能写出记叙明天劳动的作文。结果王福输了,字典得不到了,他决心把字典全部抄下来。然而老杆最终还是被退回队里。临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王福……
9.0 普通话 · 1982 · 内地 · 剧情片
高长利,郭刚,王晓燕,金棣
抗日战争时期,我晋西北根据地。贺龙将军领导的八路军一二0师,来了一批革命青年。贺龙将军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和部队的需要,组成了一支战斗篮球队。这支球队的成立,在团结友军、促进抗日等方面起到了许多政治宴会所起不到的作用。同时,这些青年人也在团结抗日的大目标下,锻炼成长起来。从敌占区太原逃亡的青年李宽,对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组织球队并不热心,但当他了解到贺龙同志的深远用意之后,便成了战斗篮球队的核心人物--队长。李宽成长的经过,被从敌人封锁线把他背回驻地的女青年莫芒看在眼里,同时爱情的种子也播进了她的心田。由于战争的需要,他们都把各自的感情,深深埋在了心底。魏全斌心性高傲,与李宽恰恰相反,他积极要求成立球队,可对革命队伍里的生活一度难以适应。当他思想上极度矛盾和痛苦时,贺龙同志正确地引导他进行了艰苦的磨炼和斗争,终于使魏全斌成长为战斗篮球队的中坚。从南洋回国参加抗日的归捐国、归献国,始终牢记父母的嘱咐,把青春捐献给祖国。捐国和战斗剧社的女青年曾秀,志趣相投,一见钟情。他们在贺龙的教导下,懂得了真正的爱情和人生。献国在青春刚刚发光的时刻,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球场上的痛苦与欢乐,战场上的斗争与牺牲,使这代青年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骨干。球场上的"战斗",也使广大国民党士兵的觉醒。国民党骑兵篮球队队员宦游人终于脱离了反动营垒,投身革命。党中央非常重视战斗队的成长,并给他们以宝贵的支持和荣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战斗队的革命传统,仍激励着现在的青年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5.0 普通话 · 1983 · 内地 · 剧情片
李瑞芳,吴德,解冰,焦瑞霞,贺林
八十年代初,一个春天的早晨,陕西某地的杏花村生产队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生产队长冯二强为新房的落成举行庆祝仪式。这时,冯二强的哥哥冯大强却在为儿子根田结婚没有住房而发愁。大强认为除了厚着脸皮向二强借房以外别无他法。妻子文英坚决反对。大强又急又气,最后还是不听妻子的劝阻到二强家借房去了。结果,房没借成,反遭弟媳玉琴一顿尖酸刻薄的辱骂,气得原来住在二强家的老母冯大娘也含着泪水随大强走了。当时的杏花村,因为生产队长冯二强拒不实行生产责任制,整个生产队还是在吃大锅饭,而且越吃越穷。得到只是少数"灵虫虫"。为此,原县委书记、曾在杏花村蹲过点的韩云亭特来找二强商议解决的方法。韩云亭是二强的大舅,知道家中因借房而引起了风波,批评了二强。最后,二强不得不同意将新房中的一小间借给了根田、杏花办喜事。婚后第二天,玉琴借故当众大闹了一场,辱骂了杏花。杏花一气之下,跑回了娘家桃岭村。由此,根田、文英都责怪大强,说不该去低三下四地借房。大强抱怨自己没本事,拖累了孩子和家人。杏花经过思考,返回杏花村。正好韩云亭来宣布杏花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决定。大家满怀希望,干劲倍增,但二强等人却不肯善罢甘休。正当大强和乡亲们喜庆丰收,吃开园瓜的时候,牛铃奉二强指令宣布"全部农作物收归集体拉平分配",又引起一场"瓜田风波"。二强在风波中丢了队长的职务。群众推举文英当队长,文英挑起了这副担子。韩云亭又以自身的经历,做二强的思想工作,使二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文英不计前嫌,诚恳帮助二强,使二强一家人认识了错误,决心痛改前非。冯大娘一家人团聚了,杏花村的面貌改变了,人们高声欢唱党的富民政策,大家沿着党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